中国法学会 | 山西省法学会 | 朔州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会员之家 - 法律服务
最高法:依法从严审理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案件
发布时间:2024.12.24    新闻来源:中国长安网   浏览次数: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齐琪)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问题严重扰乱安全生产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24日发布5件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典型案例,有力震慑犯罪,警示教育社会公众,筑牢防范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问题防火墙。

据介绍,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审理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案件。孙某强、韩某平等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案中,人民法院根据被告人实施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行为的手段、规模、持续时间,伪造证件、印章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认定孙某强、被告人韩某平犯罪情节严重,在接近法定最高刑适用刑罚,同时并处高额罚金、责令继续退缴违法所得,彰显了人民法院对此类犯罪依法从严惩处的鲜明态度。

针对近年来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呈现产业化、链条化趋势,人民法院注重打源头与打市场并举,确保全链条打击安全生产资格证书制假、售假、买假、用假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假验证、假考核、假营销等犯罪。刘某政等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中,人民法院通过依法惩处上中下游多层级犯罪,有效惩治和震慑犯罪分子,为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据介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犯罪的情况日益增多。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充分揭示网络销售、办理安全生产资格证书行为的欺骗性、违法性和危害性,不断提升社会公众识别防范假证的意识和能力,助力营造“源头不制、网上不卖、行业不买、工地不用”涉假证书的良好社会氛围。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朔州市法学会   www.szfx.org.cn/   2006-2025  版权所有
地址(ADD):朔州市长宁街5号检察院四层法学会    联系电话(TEL):0349-2169711   传真(FAX):0349-2169711
E-MAIL:szzfbjb@126.com   备案号:晋ICP备09012678号   技术支持:朔州法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