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振奋人心。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创新号角再一次吹响。受访的公安系统全国人大代表及基层民警代表备受鼓舞,纷纷表示科技兴警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
从重大项目到基础研究,从科学中心建设到经费保障,透过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能够看到国家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创新引领的有力举措。
科技创新,基础要夯实。夯实基础,谋划要长远。
全国两会前,公安部、科技部联合部署推进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任务具体、路径明确、蓝图清晰:构建公安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优化公安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增强公安重大业务需求科技支撑能力,完善公安科技人才梯队培育体系,形成科技兴警协同工作格局,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平安中国建设的水平。
“要紧密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扎实推进、落实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夯实广东公安机关科技创新基础。”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总队副总队长徐文立认为,要以强化公安实战能力为导向,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推进公安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技术研发布局,持续深化高新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创新集成应用,打造公安科技创新体系,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夯实科技创新的技术基础、建设基础、应用基础,要耐得住寂寞,要坐稳、坐住冷板凳。”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大队副大队长任飞第一时间通过手机收听了政府工作报告。他认为,公安机关要聚焦一线警务实战所需、瞄准公安工作现代化目标,研发落地更多科技创新成果。
建强队伍!
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挖掘人才潜力
“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是非常难得的。”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后的首场“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接受采访时,着重强调了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怎么解一道数学难题,一个现象怎么发现,怎么总结其中规律,一项科研过后怎么把方法总结出来,这些都是科研最难的地方,都要依靠人,然后才是成果本身。”王志刚说。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强国需要人才,科技兴警亦然。
为了建强队伍,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作出要求,在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实施“科技兴警521人才计划”,通过培育公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建设科技智库等,完善公安高层次人才培育机制,充分挖掘人才潜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公安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智慧警务一小步,幸福社区一大步。再好的智慧公安软件都需要科技人才来开发、来维护。”作为智慧警务的基层探索者,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杨蓉深知科技人才对公安基层技术革新的推动作用。
“要重视公安科技人才,从而更好地把公安科技创新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相结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强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杨蓉说。
立足实战!
自立自强开展科技信息化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5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王志刚在接受“部长通道”采访时表示,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推动基础研究等科技创新工作开展。
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同样明确,要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向科技要警力、向先进装备要战斗力,坚持把最好的装备、最先进的手段投入到基层、投入到实战、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作为一名搜排爆手,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危险爆炸物品管理大队民警刘义新提出,在公安搜排爆领域,要强化“涉爆现场核心区无人化处置技术”的自主研发,对传统排爆方法进行革命性改变。
“公安机关要立足我国国情、贴合警务工作实际,自立自强开展科技信息化建设,在警务流程再造、预案体系推演、多警合成作战、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刘义新说。
立足实战、推动工作,两会吹响的科技创新号角传遍万水千山、传遍警营内外——
“站在新起点,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国两会召开为契机,扎实推进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以更智慧、更便捷、更高效的科技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公安工作大数据建设应用能力现代化水平。”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科信办民警陈智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