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 | 山西省法学会 | 朔州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法界资讯 - 时政要闻
钟政声:要让市域社会治理建立在更高的道德水准上
发布时间:2022.06.09    新闻来源:山西长安网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形成了许多有益经验。但受国际国内诸多复杂因素影响,一些社会成员价值观扭曲、道德滑坡,一些地方甚至发生冲击道德底线的案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向上的浓厚氛围,形成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内生动力。

一、深刻认识“德治教化”重要作用

德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中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标志。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强化“德治教化”,就是要围绕社会治理任务,立足政法职能,促进提升公民道德素养,让市域社会治理建立在更高的道德水准上。

——“德治教化”是实现市域“善治”的重要基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时代新风,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全体人民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引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成为全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道德根基。

——“德治教化”是培育市域社会治理内生动力的基本途径。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道德实践养成教育,培育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通过弘扬道德模范精神,让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蔚然成风,让市域社会治理活力竞相迸发、平安建设正能量充分涌流。

——“德治教化”是防范市域矛盾风险的系统免疫。针对当前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不讲信用等失德败德问题,通过运用教育、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柔性约束与刚性约束协同发力、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批驳纠正,对形成风险隐患的综合整治,对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打击,防止道德滑坡、底线失守,避免出现社会安全稳定风险隐患。

二、全力打造崇德向善良好社会氛围

良好社会风尚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市域社会良性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要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把握道德养成规律,创新教育引导手段,发挥德治教化作用,进一步促进全社会正气充盈,推动市域社会治理行稳致远。

——要倡导见义勇为,激励善行义举层出不穷。“一人兴善,万人可激”。当前,一些地方公共场所发生突发案事件却无人出手制止。要按照全国见义勇为工作会议要求,借鉴天津北辰、江苏常州等地经验,把弘扬见义勇为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重要内容,拓展确认范围,完善保障激励措施,更大力度推进见义勇为事业,在全社会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形成见义勇为、见义众为的良好风尚。

——要用好德育基地,培育崇德遵规价值认同。德育基地是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道德规范是市域社会治理的“软约束”。要借鉴北京延庆、上海奉贤等地在市民美育修身与道德实践基地中融入“文明礼让·安全出行”“平安志愿在行动”等元素的经验,推动各类德育基地创新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体验、法治教育,让参观群众强烈感受到守德必受益、失德必受损、违法必受惩,增进对遵守道德法律、履行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要深化创建活动,推动平安文明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要在日用不觉的实践中涵养。要借鉴山东济宁、安徽黄山等地倡导“和为贵”“作退一步想”理念,推进文明家庭、平安社区(村)创建的经验,注重在基层平安创建工作中弘扬道德风尚,促进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互助等优秀传统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社区中推广。要丰富道德实践平台,借鉴江西新余、河南濮阳等地建设“道德银行”的做法,将参与志愿服务、开展邻里守望纳入道德积分范畴,推动广大群众在点滴善举中涵养文明新风、共护市域平安。

——要加强舆论宣传,形成激浊扬清社会氛围。舆论宣传具有成风化人、敦风化俗的重要作用。要丰富宣传形式,借鉴陕西铜川打造“好人事迹展示一条街”、甘肃平凉编排地方戏、青海黄南拍摄微电影等做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扶危济困、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等善治故事。要拓展宣传载体,通过媒体矩阵开辟道德“红黑榜”等专栏,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文明精神在弘扬,道德力量在传递。要按照“三同步”要求,对社会治理中的热点问题加强舆论引导,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言行和现象,坚决予以批驳制止,让正义正气在全社会得到最大回响。

三、深入整治失德败德突出问题

道德建设既要靠教育倡导,也要靠有效治理。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努力将市域内的失德失范问题解决在社会风险形成之前,及时严惩跨过界限的丧德败德行为,向全社会发出道德底线不可触碰的强烈信号。

——要深入整治侵害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等问题。按照党中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已组织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专项行动部署要求,统筹推进打击与整治。对存在养老诈骗苗头性问题的,要做好风险提示,加大监管力度,提醒规范运营;对存在明显问题但不构成犯罪的,要及时警示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停止经营活动、责令整改,督促清退资金;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固定证据,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打击。要大力破除有碍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陈规陋习、文化糟粕,完善预防、打击、救助、安置一体化工作机制,坚决铲除拐卖妇女儿童滋生土壤。

——要深入整治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失信败德问题。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存在大肆制假售假等罔顾道德良知的行为,导致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多发,群众深恶痛绝。推进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整治迫在眉睫。要借鉴广西河池、云南怒江等地对餐饮行业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等经验,对食品药品加工生产实施最严格的监管。要借鉴湖南株洲等地开展中小学食堂截留挪用学生伙食费专项问题整治的经验,盯住食品药品突出风险点位开展“点穴式”整治。对生产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构成违法犯罪的,要坚决依法严惩,让败德者付出沉重代价。

——要深入整治网络空间乱象问题。当前,一些网络平台充斥造谣、辱骂、低俗等不良信息内容,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利组织“饭圈”“水军”,窥探个人隐私、挑唆网民对立、煽动网络暴力。要大力推进网络“清朗”系列行动,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落实实名认证、信息审核等机制,破除“流量为王”“利益至上”价值取向,把好源头、守住底线,净化内容、清理乱象。对网上“黄赌毒”“坑拐骗”等违法犯罪,要结合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予以重点整治,严防线下丑恶现象在线上蔓延,推动形成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

四、充分发挥以法隆德重要功能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要充分发挥法治对德治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在全社会营造重道德、讲法治的良好环境。

——要在立法立制中承载道德理念。制定实施市域经济社会政策法规,要充分体现道德要求,符合人们道德期待,实现政策法规目标和道德导向有机统一。要借鉴浙江丽水等地制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经验,及时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地方法规,推动社会诚信、见义勇为、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立法工作。要总结广东深圳出台个人破产条例,为“诚实而不幸”的自然人在遭遇债务危机后提供制度兜底等经验,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伦理道德新情况,探索在政策法规中予以引导、规范。对于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问题,要借鉴海南三亚、重庆巴南等地制定“殡葬活动简办倡议”“孝德行为准则”,并通过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督促实施的经验,在制定村规民约、行业规章时充分彰显明德惟馨的时代风尚。

——要在执法司法中彰显道德取向。执法司法具有维护道德、凝聚人心的重要功能。近期,侮辱“冰雕连”、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网络大V罗某平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公开赔礼道歉,将道德义务转为法律强制义务,收到良好效果。要坚持严格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以法治力量维护道德、弘扬正气。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裁判定分止争、惩恶扬善功能,定期发布道德领域典型案例,让人们感受到公平正义。执法司法要兼顾国法天理人情,将法律的专业判断与民众的朴素认知融合起来,使执法司法活动既遵从法律标准又符合道德标准,既于法有据又合乎情理,更好守护公平正义,弘扬美德善行。

——要在普法守法中夯实道德根基。道德与法律相通,普法守法与崇德实践相融。要推进全民普法守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营造全社会讲法治、重道德的良好环境,引领全民法治信仰和道德自觉。要借鉴四川巴中、新疆克孜勒苏在中小学校全面开展道德法治教育系列活动,在品行养成关键阶段引导青少年远离不良言行和违法犯罪的经验,健全政法部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让主流价值和行为准则扎根青少年内心深处,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五、广泛凝聚以德辅治强大动能

目前,一些地方市域社会治理中存在管理等“硬手段”运用较多,而德治“软手段”运用不足的问题,要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重视和提升德治教化能力,努力实现市域“善治”。

——要加强统筹推进。加强德治教化是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基础性工程。要推动市域各级党委和政府扎实做好“德治教化”工作,将德治方式有机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各领域全过程,及时研究解决“德治教化”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要借鉴黑龙江佳木斯开展政府失信违诺专项治理,全面清偿政府债务等做法,推动市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守信践诺,对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务失信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带头树立良好道德形象。各级党委政法委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会同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将“德治教化”与精神文明创建统筹推进,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要突出市域特色。各地独特而丰富的道德文化资源是市域“德治教化”的宝贵财富。要借鉴山西长治发扬“太行精神”、江西吉安发扬“井冈山精神”、浙江衢州打造“衢州有礼”、湖南常德塑造“常怀善德”品牌等经验,推动各地深入挖掘市域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精准提炼市域时代善治精神,形成具有鲜明地域标识、内外兼修的德治品牌,凝聚起生生不息、积极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注重示范带动。党员干部的道德操守直接影响着全社会道德风尚,要推动党员干部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严于律己、修身齐家,带动推动解决好市域德治突出问题。政法队伍站在维护公平正义第一线,应在道德建设中作出更好表率。要推进市域政法各单位巩固教育整顿成果,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10项重点工作,强化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等职业操守,倡导为民奉献等道德精神。要大力选树好、宣传好新时代政法楷模,既在全战线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也在全社会树立政法干警高大正面形象,引导广大群众更加支持理解政法工作、共同参与市域社会治理事业。

——要着力系统集成。认领“德治教化”项目的49个试点地区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具有典型意义的创新经验。各省级党委政法委要组织召开“德治教化”试点工作交流会,试点地区要轮值办好创新研讨会,进一步形成比学赶超氛围。对各地“德治教化”中形成的经验,中央政法委将在试点验收评估中及时总结、提炼、集成、推广,为提升市域社会治理“德治教化”水平提供典型样板。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朔州市法学会   www.szfx.org.cn/   2006-2024  版权所有
地址(ADD):朔州市长宁街5号检察院四层法学会    联系电话(TEL):0349-2169711   传真(FAX):0349-2169711
E-MAIL:szzfbjb@126.com   备案号:晋ICP备09012678号   技术支持:朔州法学会办公室